宝贝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宝贝服务 - 绘本课堂绘本课堂
本期主题:孩子升入小学之后,有很多不适应?
发布时间:2011-10-14 11:58:00    点击:1416次    [举报文章]    [关闭本页]
分享到:

小仙子老师:最近,很多会员家长都普遍提到孩子步入小学校门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但是还是不能好好的适应小学生活。每次上学的时候都要哄着说好话孩子才会上学,孩子上课也不专心听讲,成绩跟不上,虽然担心的有点早,但是还会为孩子不能进入正轨而揪心。

听到家长这么说,孩子不能适应小学节奏确实是一个让各位家长头疼的问题。为了解除家长的这一烦恼,小仙子总结了一些孩子不适应小学的部分事例和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现象  刚升小学的小朋友麻烦多多

1、在生活上:刚升入小学时,由于小学要求到校的时间比幼儿园更早,孩子早上起不来,一下子适应不了,天天早上得要父母当活闹钟

2、在课堂上:上课时不会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坐不住,情绪不稳定,易违反课堂纪律,上课上一会儿就开始自己玩。(这种情况一般年龄较小一些的孩子反应会比较大。)

3、在心理上:孩子因为感觉小学没有幼儿园好玩,没上几天就哭着不肯去。部分孩子认为小学没有玩具,没有游戏,哭着说要回到幼儿园去。

4、在学习上:不会听讲,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眼睛易疲劳,阅读时经常漏读、跳读或错读,学了就忘;家庭作业不会抄,抄了也不做,写作业磨蹭、拖拉;

5、在行为上:和小朋友交往不懂得谦让;丢三落四,不能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不能及时准确地向家长转达学校要求。

二、影响  无法适应小学节奏,成绩跟不上

小学与幼儿园主要有四大区别:

第一,孩子入小学后有了学习负担,比如幼儿园没有家庭作业,但小学就有。

第二,校园环境不同,孩子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伙伴。

第三,幼儿园课堂以游戏为主,比较宽松,而小学则相对来说有了一定的约束。

第四,幼儿园的老师和小学老师也有所区别,幼儿园老师比较慈爱,而小学老师则相对来说有了的一面。

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性,使很多孩子在升入小学时,出现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状况不能专注听讲成为一年级新生最常见的现象。之前有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曾对我说过,如果这种习惯不加以引导和纠正,孩子在课堂上经常会开小差,学习就会跟不上。

其次,适应不了小学的时间节奏,也是一年级新生的常见问题。因为小学作息时间比幼儿园加快了一些,要求孩子要有安排时间的能力,可是有的孩子这点就比较弱,出现做作业拖拖拉拉、早晨上学前赖床导致迟到等现象。

支招   孩子上学前父母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有意识地让孩子感觉成为一名小学生,是很光荣的事情,如平时可以经常和孩子说,哇,你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真好!”让孩子觉得当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情,并且让孩子在家里背背书包,模仿一下小学生的样子。

第二件事,是父母要从现在起有意识地把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到与小学接轨。比如,幼儿园一般是要求8点到校,可以让孩子早一点起床早一点出门。

第三件事,要适当训练一下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整理玩具,学会将物品归类等简单的能力。

这几条建议,对于刚刚上小学的家长还有目前升入大班的小朋友都受用,比如,训练一下孩子倾听的能力,要教孩子,大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大人”;培养孩子抽象思维的理解力,和孩子说完一句话后,让孩子复述一下,妈妈和你讲的是什么意思,你来说说看。试着去引导孩子,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在家里坐着看书,从10分钟,再到15分钟,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对于小学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改善   孩子这些不适应的状况

1、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执笔姿势、坐姿。书写要工整横平竖直间架合理(依照书先看再描最后落笔)。为孩子选择文具等也很重要,为孩子多准备铅笔,避免自动铅笔和功能多的文具,那只会增加玩的机会。
2、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每天除了在学校内完成作业外,到家的第一件事情是应该先做完回家作业,包括口头和笔头的作业。做家庭作业时,先复习老师教的内容,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候要让孩子养成认真读题,不开小差,不看电视,不做做玩玩讲讲话。做完后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并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做完一科作业就收拾好再做另一科作业,自己的事自己做等等。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再玩,家长也不要坐在他身边看着,应让孩子自己独立思考的完成作业,不要怕他出错。当孩子的作业出现错误时,要让他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老师会要求家长对孩子的作业、试卷上签字,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二是字是否写得规范,是否完成作业。不需家长指出错误,而应由孩子自己检查,老师批改,以便老师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平时不允许孩子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问家长,应在经过思考后实在想不出来了,才向他人求助,培养孩子学习上的韧性。这些也都是需要家长同学校共同配合,督促孩子做好。
3、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在课余时间里,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鼓励孩子多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到了中高年级孩子思维已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可选择逻辑性、说理性强的读物给孩子阅读。选择的内容应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买给孩子阅读,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可以要求孩子为您讲解读书内容,既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也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为今后的作文打基础。家长可与孩子一起阅读,一方面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一方面加深亲子感情。还可以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去让他们自由选择书读。学校也会开展一些读书交流会、古诗诵读、朗诵比赛等活动,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激发孩子与书为友,让孩子踏着一路书香前行,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世界里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课外阅读对现在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件收益无穷的事情,它将是陪伴孩子终身的朋友,孩子从书籍中学习词语用法,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写文章时就能运用自如。
4培养孩子自理习惯。生活不要包办,养成孩子自己查看课表、整理书包、带好一切学习用品;作业本保持整洁,不乱涂、乱撕等。体育课需穿裤子、运动鞋、不能穿裙、凉鞋、不能带小刀、尺子、钥匙等物品。如果孩子有特殊情况的应向老师说明。美术、音乐等科目要按老师要求带好相应用具。这些习惯的养成与否,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以及今后一个人成功都有重大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好习惯养成的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好习惯。培养好的习惯,就是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习惯是经过反复增长、反复训练养成的生活方式。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监护人是家长,第一任老师也是家长,我们学校和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第二任老师。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因此加强学校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对于培养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5培养孩子特长。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它需要的是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仅仅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的,每个单位离不开文化活动,而现在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总是喜欢有特长的人,因为它在这个群体会起文化传播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从小培养小孩的特长和技能。

我们希望家长能关注孩子心理上、生活上的准备,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态、优秀的品格,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超前学习结果。不管怎样,孩子小学教育是很重要的,为了以后学业上的顺利,家长必须及时地引导、教育、从小抓起。

分享到:
文章评论
共有0人发表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