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宝贝服务 - 专家谈绘本及育儿知识专家谈绘本及育儿知识
【育儿方法】70、80后父母教育的困惑
发布时间:2013-12-1 14:09:00    点击:1306次    [举报文章]    [关闭本页]
分享到:


 

 

相比20年前,当下中国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了越来越多了的困惑,他们感觉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却又缺乏方法,因为他们的教育经历中并没有美好和幸福的内容,他们经历的应试教育是以淘汰人为目的的;他们发奋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思考和快乐,而是为了把“扫大街”和“没饭吃”的机会留给别人!

同样,他们刻苦的挑灯夜战,也是为了抵抗那些想把他们变成“落后学生”的威胁。在这种相互伤害、相互扭曲“学习”中长大,有的人成为了“优胜”者,有的人成为了“被淘汰”者,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学到了虚假的知识,他们都缺乏爱和快乐的体验!

当这些在“淘汰教育”里长大的孩子成为了父母,他们望着自己纯真可爱的孩子,实在是不愿意将自己经历的仇恨教育传给孩子,但他们又想不出来除了这样的教育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选择。于是他们经常处于一种矛盾之中!我们经常能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样无奈的言语中包含怎样的纠结啊!

在20年前,中国的父母则没有太多的关于教育的困惑。在60、70年代,无知和贫困是让人羡慕的,因为这意味着出身好、并且有前途!对当时的父母来说,只要小孩不被饿死就可以了,有几分混沌和野蛮的孩子甚至可能更有前途。但伴随着中国走向开放,人性逐渐回归,人们意识到:一个人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事情!但这也同样使我们感到困难,因为我们这些七零后、八零后自己就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做一个高素质的父母。

在中国读过大学的七零后和八零后,都普遍的感觉自己所受到的教育是非常有缺陷的。这种缺陷使得我们难以进行自我的认知,感到迷茫、感到缺乏快乐。在这样的一个心态之中,这些父母哪里来的信心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连自己的人生都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他如何去帮助孩子塑造一个健康的人格呢?可以说,中国的教育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困惑,中国的教育里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人性的内容,没有爱也没有关怀,更没有关于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内容。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无比的贫乏,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呈现出一个饱满的生命状态时,我们似乎有一点手足无措,因为我们的内心里没有与之共鸣的内容。我们已经被“淘汰教育”抽干了生命的活力,孩子们鲜活的生命活力让我们不知所措!

除了极度匮乏人性和心理健康的内容之外,我们的教育在实际的技术层面也是一无所有。几乎所有的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发现大学所学几乎没有用,我们就必须在工作中重新学习。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大学里学习时间越短的人在工作中表现的越优异,学历与实际能力成反比。这些切身的体验,使得这些七零后八零后的父母,不敢奢望靠中国的教育来给孩子提供真实的工作能力。

被虚假教育所塑造的七零后、八零后父母,并没有从教育中获得巨大的精神能量,也没有从教育中学到安身立命的工作技能。我们只是被时代的潮流和流逝的生命,推到了人生的中青年;我们依靠自己的生命本能,艰难的学习各种生命的技能、解决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疲惫不堪,却又艰难的前行。可是,当一个新鲜的生命矗立在我们的面前的时候,而且他是我们最宝贵的孩子,我们一下子感到了无力!我们不希望他变成我们这样,但是我们也不知道他应该成长为什么样子?

这,就是当下年轻父母遇到的教育困惑!

父母若要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不能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并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从而达到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目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享到:
文章评论
共有0人发表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