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宝贝服务 - 专家谈绘本及育儿知识专家谈绘本及育儿知识
孩子爱攀比,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1-6-6 16:41:00    点击:1369次    [举报文章]    [关闭本页]
分享到:

家长困扰: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攀比心理特别严重,衣服、玩具、家庭样样得比其他孩子好,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办?

小仙子老师:孩子攀比心理是指孩子与孩子之间产生的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吃、 穿 、住 、行、 玩具、家庭背景等方面)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到自我满足的一种的心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物质生活水平、家庭条件、外表长相以及幼儿在同伴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这种心理的存在给幼儿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   孩子攀比心理产生的原因

1 社会环境

  现在是比富之风盛行的社会,这种环境为孩子攀比心理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一种社会思潮,但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这种社会思潮变成了一种攀比,一种表达优越感和自我满足感的行为。

2家庭经济水平

家庭经济水平的好坏是孩子是否能与同伴攀比的前提,是孩子参与攀比的经济基础。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疼爱自己的子女、不想让自己的子女打扮的比别人漂亮、时髦呢?一些家长本身也不愿落后于别人,孩子想要什么都尽量的满足,自然会给孩子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3家长的溺爱

    家长们误把对孩子的溺爱当成了爱。家长们对孩子的溺爱是孩子攀比的一个重要条件。有些家长不能正确区分爱与溺爱的界限,以为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就是爱。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家长对子女过份溺爱,尤其是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让孩子参加劳动,不为孩子参加有益活动创造条件,不对孩子的错误行径下猛药,因而养成了孩子好逸恶劳、好高鹜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比吃玩、图享受的不良习惯,因为孩子不体会一茶一饭来之不易、不珍惜父辈的劳动成果,自然也就视千金如粪土,不计代价、不顾后果,为求一己之虚荣的满足,与同伴进行盲目攀比。

4 不合理的奖励行为

    奖励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和物质的满足,通过一种积极的强化方式来影响幼儿行为的教育方法,满足幼儿合理的奖励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但满足不合理的奖励会使孩子进入一种误区,孩子会认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

5 家长的攀比心理和自卑心理

    家长的攀比心理是孩子攀比心理主要原因。很多家长自身存在着攀比心理,孩子的攀比行为的出现正是家长们攀比心理的表现。别人的孩子有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有,而且要比别人的好。别人的孩子学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求他学什么,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与别人的孩子。孩子在同伴中的优越感是家长们的自我满足。家长的自卑心理,同时也是导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家长经济不太宽裕,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人欺侮,让人瞧不起,当孩子说××有什么东西时,父母便迫不急待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

6孩子天真幼稚的天性

    孩子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心理基础。孩子天真无瑕,心灵纯洁,模仿能力、好奇心较强,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学知识学本领的时期。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心理发育尚不完全,普遍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引人注目,不愿比别人差。由于年龄太小,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全面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不能分辨好恶优劣,常常缺少自信。他们认为,自己只有在某一方面高出于其他同伴,才能在同伴中找到尊严、受到尊崇。

二、孩子攀比心理的表现

1对物质的追求

虽然孩子年龄不大,但他们会要求穿名牌的衣服,吃好的零食,玩好的玩具等。要求每天穿不同的漂亮衣服,还在前一天晚上就要考虑好自己第二天要穿什么。很多女孩子总觉得穿裙子漂亮,看同伴穿裙子自己也要穿;看着同学爸爸开着名牌的汽车,自己也要坐名牌汽车。

2 跟风行为

一个孩子来幼儿园过生日买蛋糕和其它礼物,其他孩子也会要求在幼儿园过生日买蛋糕和礼物。会出现幼儿对蛋糕的尺寸花色品牌的跟风。

三、消极影响

1不愿上学

    当别的孩子有,而自己却没有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出现了不愿上学的现象。他们一定要在自己也拥有同样的东西后才愿意去上学。

2嫉妒、盗窃行为

   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有新式玩具,好看的书本,也想拥有。但在家长无法满足或暂时不能满足,又对孩子不满心理失于疏导的情况下,孩子便心怀妒嫉,设法捣毁别人的好东西,甚至干脆将其偷来据为己有。这些情况仍然会给部分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损害,并在孩子群体中形成了不良的价值取向,为我们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蒙上了一层阴影。

3孩子的自信心在攀比中失落

   在攀比中落败一方的孩子受到诸如被家长责难、被同伴嘲弄等不公平待遇,必然会使孩子产生处处不如人的想法。而这种比较经常是不够合理的,比如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长处比。孩子的自信心不知不觉地被逐步削弱,并最终失落了。自信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质,赏识教育之所以被广为推崇,是因为通过赏识的孩子自信心会增强。

4学习重点的偏离

    部分幼儿为了在攀比中得到自己满足,开始偏离了自己的学习重点。学习怎么穿衣服,怎么打扮自己,怎么花钱,想尽办法使自己的外表和物质享受上与同伴的不同。

长此以往,攀比心理会给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一定程度而引起质变的,家长、教师如果掌握不好其攀比的程度,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就会给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今日的孩子要求你买漂亮的书包才愿上幼儿园,明天要求买高档玩具,后天就要求买其它的东西,长此以往,当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孩子就不听话了,麻烦事也就来了。

四、 消除攀比心理的对策

1家长正确处理爱与溺爱的关系

    家长们应当正确的处理好爱与溺爱的关系,不要以为什么都满足孩子就是对他的爱。溺爱表现为对无理要求予以满足。父母往往过度地给予孩子满足,满足孩子的欲望并非是无止境的全部满足。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在物质上适当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极大的满足。物质上满足孩子生活所需,对于孩子物质上的追求超出了所应满足的范围之外就不应给予满足。当他提出范围之外的要求应给他正确的概念,使孩子自己明白父母爱他,但这个愿望是不可以被满足的。也许他会难过,那就抱着他让他哭一会,把负面的情绪发泄出来,他就会重新调整自己,以后遇到同类问题,他自己会明白哪些是应当要求的。

2合理的奖励行为

    对孩子的奖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非物质奖励。合理的奖励行为能促进孩子的积极性。但不合理的奖励会成为孩子追求物质或外表的动力。

(1)奖励应当频次得当。有些家长和教师喜欢频繁使用事先许诺的奖励方式来激励孩子,如“你不跟小朋友抢东西,老师就奖你一朵小红花”,“你要是自己吃完一碗饭,不浪费,妈妈就奖你一样玩具……”奖励的滥用容易产生“德西效应”,一是导致奖励的微不足道,对孩子失去原有的吸引力;二是使孩子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被奖励所左右,甚至把得到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产生对奖励物的关注与贪求。

2奖励程度得当。家长和老师对幼儿的奖励程度要得当,对孩子的奖励程度要与孩子的表现一致。过分夸大的奖励会使幼儿做的一点点事,就要很大的奖励。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事之后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导致对奖励品的不珍惜和不断的追求更好的奖励。

3奖励形式多样化。对孩子的奖励并非全部都要物质奖励,家长和教师应适当减少物质奖励,多采用精神性的奖励。

4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如果孩子出于攀比心理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要在讲清道理之后给予回绝。如果孩子哭闹,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当孩子发现哭闹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时,他就会停止哭闹。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哭闹会心软,反而会同意孩子的要求,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这样会使孩子把哭闹当作与父母谈判的武器。

3家长树立良好榜样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有很强的学习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十分重要的。从家长杜绝攀比行为开始,父母要杜绝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的心理。有的父母出于疼爱孩子,生怕孩子受半点委屈,别人孩子有的,自己孩子也要有。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形成错误认识:“别人有的东西我也应该得到。”从而使孩子产生了攀比的想法。这说明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正确教导,孩子的成长是在你的身边开始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应从自身做起,自己不要存在着攀比别人的心理,要时刻为孩子做表率。

4 适当的挫折教育。

适当是挫折教育对孩子消除攀比心理也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知道并不是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知道没有得到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知道每样东西的获得是需要通过努力才能的到的,在孩子抛弃某样东西后而希望得到一样更好的东西时,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这种要求。使孩子知道在得到某样东西后要去珍惜。

5 家园合作

家长与教师教育一直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如果家长与教师对幼儿攀比心理的认识和教育方法标准一致,幼儿对攀比行为的认识就更清楚,更容易消除。如果两者的标准处于分歧甚至是矛盾状态,幼儿园受到好的教育,在家又受到相反的教育,那么孩子容易在认识上产生混乱,导致孩子行为的不一致。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最好能主动与家长联系,促进家园在对孩子攀比认识上达到一致,形成作用与孩子消除攀比心理的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6实行节约朴素的美德教育。

1)对孩子进行节约朴素的美德教育,让孩子学会珍惜。父母教师可以通过读书、讲故事、看电视等方式让孩子了解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些孩子由于家庭困难,吃的、穿的、用的都很差,从而引导孩子学会珍惜和感恩。

2)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明确每个人拥有的东西都不一样。自己有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有,而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不一定要有。买一件东西的标准不是因为别人有,而是看自己是否需要,如果确实需要,再贵也买,如果不需要,再便宜也不买。

3从家长、教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7、正确认识与孩子自主意识觉醒相伴随的竞争意识和不健康攀比心理的区别。合理引导孩子的竞争意识,可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评优活动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激励一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能大胆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

分享到:
文章评论
共有0人发表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