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宝贝服务 - 专家谈绘本及育儿知识专家谈绘本及育儿知识
你只看到孩子不乖,却没看到他未被满足的情绪需求
发布时间:2015-1-19 10:52:00    点击:1223次    [举报文章]    [关闭本页]
分享到:

【书香宝贝绘本馆】服务平台,关注孩子成长

分享故事 分享教育分享爱

===========================

有时候,我们觉得给了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可孩子却不领情,总是“不乖”,和你“对着干”。而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哭、尖叫、使性子或者不高兴,可能是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需求没有获得满足,而选择这些直接的方法让我们知道。这就是所谓的“不乖”行为的成因。

  至关重要的人类情绪需求

  不论植物、昆虫或动物,所有的生物都有基本需求,如果这些需求没有获得满足,就不会繁衍茁壮。对于人类来说,除基本需求外,情绪需求也可能更加重要。如果情绪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压力过大、无法应付,甚至会导致心理或生理上的疾病。而人类最重要的情绪需求包括:

  安全:感觉自己是安全的,没有过多恐惧

  掌控:感觉人生某种程度是掌控在自己手里的

  关注:付出且获得适度的关注

  亲密:至少和一些人有情感上的连结,从那些人身上体验到友情、爱或乐趣

  跟一个较大的社群有连结:归属于某个比自己更大的团体

  成就与身份地位:感觉自己在人生中某些重要的领域是很称职的,而且受到我们所属团体的认可,例如家人、同事或朋友

  隐私:有自己独处的时间

  放松与休息:可以暂时把每天的烦恼放在一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有个最根本的需求可以涵盖其他种种需求,这个需求就是维护、确认自我,也就是自我意识。而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感觉身为一个人的价值被摧毁。

  孩子的最主要的需求又有什么

  孩子会以身体尝试来学习(用手指戳洞,会扭动着身子爬过狭小的空间等),所以他们需要有时间去自由探索、玩耍。

  孩子需要透过模仿来学习,还会问问题,试图从我们给他们的答案中找出道理。所以每天最好给孩子一些无所事事的时间,在大人松散的监督下,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与步调去开发自己。

  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可以玩耍、开发自己的想象力、透过尝试错误法和行为重复法来学习。

  小孩在情绪能否获得幸福感,取决于照顾他们的大人,有没有让他们在初到人世这几年,就开发出健全的人际连结。如果照顾者满足了幼儿生理与心理上的需求,孩子将来长大就会信任周遭的人,也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尽情体验。

  而孩子在诞生头几年就会开始开发自我意识,他们会仰赖周遭的人来了解自己是谁。如果他们有感受到爱与尊重,就会认为自己值得被爱、被尊重;如果完成了某些事情,他们就会把自己看成“有能力做到”的小小人,发展出自信心。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是聪明或愚笨、受欢迎或者不受欢迎、漂亮或者丑、脆弱或者坚强、有创造力或无趣。孩子对自己人生的某些定见会潜藏在潜意识多年,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成年人生。所以,就算日后他们长得如花似玉或能够胜任一份吃力的工作,他们仍会觉得自己很丑或很笨,或者仍认为自己不够好,即使这根本不是事实。

  刚来到人世那几年,对小孩子的感受与想法的影响最大的人,无疑是父母和手足。小孩随时在学习,不论那是不是你希望他们学的东西,事实上,孩子对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学习,有时候会出乎你所料,你不见得知道他们其实正在学习。

  未被满足可能是我们只看到自以为看到的

  每个人对事情的回应方式不一样,也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诠释遇到的事,所以,我们的需求到底有没有被满足,完全是根据我们自己对事物的诠释,而不是根据事情本身。

  有人拥有的金钱尽管已经远超过大多数人认为的财务安全标准,但他还是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感到不安。决定一个人觉得自己富有或贫穷,并不是他拥有的金钱多寡,而是取决于他认为自己需要多少钱。

  再比如,一群朋友聚会,有个人说了一段话,逗得一部分人哈哈大笑,但也有人觉得很唐突或者令人反感。差别只在于不同人对这段话不同的诠释。某种程度来说,觉得不舒服的人,或许认为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他们的需求或是被尊重、或是需要获得那个说笑话的人或者整个团体的认同。

  人是不同的,所以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看待同一件事情。小孩也是如此同样的考试成绩,对某个小孩来说考的很好,对另外一个小孩可能是失望的成绩。孩子对成绩的解读,决定了他们的成就感有没有被满足。

  “解读”如何,影响需求的满足程度

  父母务必要了解这一点,孩子开心与否,取决于他们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而这又取决于他们如何诠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而不只取决于事实本身。

  就以“掌控”这个需求为例:爸爸如果要求孩子系鞋带,随和的孩子会耸肩照做,甚至对爸爸的开心感到高兴。对这个小孩来说,在那一刻,系不系鞋带跟他们所认知的控制毫不相关。但是另外一个小孩却可能把这个要求视为一种控制,因而加以拒绝、使性子,结果就是把全家搞得怒气冲天又愤恨不满。

  再比如,在明明非常安全的情况下,小孩却可能感到恐慌,譬如你把孩子留给某个他不熟悉的家人照顾,即使事实上确认是安全的,但这时他却不觉得“安全”的需求得到满足。

  又或者小孩可能会误解我们的善意。我们常常透过语言来跟孩子解释事情,可是我们的话有时会被解读为批评。而当孩子觉得自己受到批评时,他们受尊重的需求就不会得到满足,于是就会恼怒不满,可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并没有看出他们恼怒的原因,因为我们一心一意的想着我们的善意,没有把心思放在孩子对我们话语的解读。孩子认为他们自我受到威胁,而我们却浑然不知,然后他们就会不乖、使坏,而我们则会责怪他们不知感激。

  必须跨越的认知的鸿沟

  我们所认知的事实跟孩子的认知会有差距,所以我们用自认为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求是不够的。必须用孩子认为对的方式才行。

  父母往往凭自己的童年经验,就认为很清楚小孩的需求。有些父母的童年回忆大致是快乐的,就会希望以同样的方式来让小孩快乐,也有些父母的童年经验是不愉快的,因而决心避免孩子遭受同样的痛苦。所以,喜欢某种运动的父母,通常会坚持小孩也喜欢,根本不理会孩子的意愿;而有些父母小时候物质不充裕,就会花很多时间辛勤工作,一心只想给孩子任何金钱买得到的东西,这时,如果孩子没有心存感恩,甚至表现出生气或不满,这些父母就会失望至极。

  同样的,很多小孩并不如我们期待的感觉到我们的爱,也没有感受到我们在他们身上的投资,这都是因为我们是用自己要的方式来爱他们,而不是用他们认为的“爱”。

  我们或许会花几个小时为孩子做某件事情表达我们的爱,就像做一顿大餐,或是跟在他们后头收拾东西。然而孩子通常不会感谢这些,他们宁愿吃些简单的东西就好,反倒希望有多一点时间跟我们相处,而且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是在替他们收拾,而是在搞乱他们的东西,他们很不喜欢。

  一旦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角度,与孩子的角度很不同,双方都不会好过。我们觉得孩子不感激我们所做的一切,而他们觉得我们并不了解他们。

  所以,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童年经验放在一旁,把重点放在孩子当下的需求。

  我们自己的需求也应该得到满足

  做父母久了,有时会忘了父母也是人。也有自己的需求要被照顾。很多父母,尤其是妈妈,往往把孩子的需求摆在第一,而忘了自己。如果父母长期忽略自己的需求,就会搞到精疲力竭,身边每一个人,包括小孩,都会因此尝到苦果。

  如果不好好照顾自己,你很可能到最后会疲倦、压力过大、易怒、泄气、不满,动不动就发脾气,对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火,或是感到低潮、忧郁。然后,你就不会是个有趣的人,也不会是孩子的好榜样!

  不妨回到开篇提到的人类最重要的情绪需求,给自己打分数,看看自己目前的需求有没有获得满足。计分方式为每一项一(非常不满足)到七分(非常满足),任何一项分数如果低于三,你就应该想想应对之道。如果有很多项的分数都很低,就代表你放松的时间不够多,没有好好的去跟其他人相处,去学习新事物。

==========================

加盟【书香宝贝绘本馆】请咨询

QQ1:1254998019

QQ2:2521377478

全国免费加盟咨询热线:400—0393—360

分享到:
文章评论
共有0人发表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