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宝贝服务 - 专家谈绘本及育儿知识专家谈绘本及育儿知识
对早期阅读的认知汇总
发布时间:2012-4-13 13:22:00    点击:991次    [举报文章]    [关闭本页]
分享到:

一、早期阅读好处看得见

1、丰富孩子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5岁之前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在这期间,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水平往往跟所处的语言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来说变得特别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亲子阅读就可以扮演为日常语言环境增色的作用,它让孩子受到严谨细致的书面语言的浸润,从中得到文学美的熏陶,进而掌握丰富、准确、简洁和生动的语言。我在陪女儿桐桐阅读的过程中,就对此深有体会,桐桐的“词汇库”中,许多都是直接来源于具体的绘本,比如,“一望无际”、“哧溜哧溜地流口水”、“感觉很孤单”、“五颜六色的真漂亮”、“我害怕极了”等等。除此之外,由于在阅读时经常接受各种句式的熏陶,桐桐不仅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个中逻辑思维的影响,而且学会了很多表达方式,比如“如果….就”、“…不然,就….”、“……因为,…..”等等。这些词汇和句式丰富了她的语言,让她拥有了优于一般同龄孩子的“口才”。

2、帮孩子积累知识和表象,给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孩子的生活空间再广阔,生活内容再丰富,也难以通过直接经验习得必要的生活常识和自然常识,更何况,有些生活常识,比如玩火的危害,是不能亲身体验的,有些自然常识,比如关于老虎的生活习性,是需要探险条件的,这个时候,让孩子通过阅读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我的女儿桐桐是个知识非常丰富的孩子,其实她的现实生活圈子非常局限,之所以能够广泛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就与她庞大的阅读量关系很大,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她习得了各种生活常识,认识了狮子、老虎等几十余种动物,形成了对颜色的审美敏感,接触了大量经典的童话故事,对高山、河流、大海、沙漠等地形地貌有了感性认识……

丰富的知识和表象为桐桐发挥想象力积累了素材,为她想象力的发展插上了有力的翅膀,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通过移花接木的再造想象,桐桐自编自演的“过家家”游戏知识含量越来越高、题材越来越丰富、情节的越来越有创意。

3、让孩子建立角色认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天然喜欢模仿,喜欢在绘本或卡通人物中寻求榜样角色认同感,这是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来源,很多时候,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的。我的女儿桐桐在接触绘本中的正面形象时,就非常喜欢模仿,比如,看到绘本中的嘟嘟熊要刷牙,她就喜欢刷牙,嘟嘟熊讲礼貌,遇到别人就打招呼,桐桐出门看到人忘记打招呼时,只要跟她提醒嘟嘟熊怎么做的,往往就能激励她去跟别人打招呼。绘本中的负面形象,则让桐桐明白了自己行为的界限,比如,看到麦麦狼和叮当猪放鞭炮烧了尾巴,桐桐便认识到小朋友不能放鞭炮的,看到小熊不喜欢刷牙,牙齿都掉光了,桐桐就会主动去刷牙…..

 

二、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策略

1、给孩子创造学习型的家庭氛围

婴幼期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较差,模仿能力却很强,其阅读兴趣的培养,难以通过说教达到目的,最好还是诉诸行动,所以父母在这方面一定要做好示范,创设一个学习型的家庭氛围,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受到习染。反之,如果家长下班后就喜欢往电视电脑前一坐,心血来潮时再喊孩子过来读书,孩子就不是很容易配合了。

2、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绘本

让孩子爱上阅读,有吸引力的绘本很重要,因为孩子是凭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来决定自己的偏好的,好的绘本可以唤起孩子的阅读热情,甚至可以对孩子的阅读兴趣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比如我的女儿桐桐,就是经由《嘟嘟熊画报》爱上阅读的,在这之前,我也给她看过其他的绘本,但她兴致不是很高,小丁阿姨送给她一些嘟嘟熊过刊之后,她的阅读兴趣竟然一下子被引发了。那么,什么样的读物比较讨好孩子的感觉呢?我认为好的绘本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图片大,最好一页一图,图片形象生动,布局清晰;故事有逻辑性,情节简单,语言富有节奏感;当然,如果绘本的制作立体感比较强,便于孩子动手翻弄,就更容易吸引孩子。

3、把孩子的兴趣作为突破口

有的孩子可能迟迟无法建立对阅读的好感,这个时候,不妨拿孩子的兴趣作为突破口,比如,如果当前孩子正好迷恋小汽车,我们就不妨帮她买一些相关主题的书,让她在间接兴趣的指引下建立对阅读的快乐敏感,进而逐渐拓展阅读的领域。

4、坚持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快乐敏感

在孩子的早期阅读过程中,家长的参与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对于父母的天然依恋会让阅读过程平添一份温馨,而母亲的声音又是他们最喜欢的,所以,茶余饭后的亲子时间,把孩子揽在怀里一起阅读,将会让阅读成为孩子非常向往的一件事。

宝宝多大可以开始共读?这是很多妈妈都困惑的问题,而且在这方面很容易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孩子听得懂之后才能给孩子读,事实情况却是,孩子3个月之后,就出现了语言敏感,这种状态会持续到5岁,而且,对于很小的婴幼儿而言,即使他们还听不懂书面语意思,妈妈充满母性的声音对他们来说也是能够带来安全感的美妙享受,有助于他们建立对阅读的快乐敏感。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妨尽早从共读开始。

 

三、早期阅读中的常见问题

(一)孩子看玩书撕书怎么办?

孩子的阅读兴趣,往往是从爱上玩书开始的,最初孩子甚至可能喜欢撕书、咬书、拍书甚至摔书,这时候妈妈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对书有敌对情绪,相反,这是孩子爱上书的表现,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是通过口和手探索感兴趣的事物的。最好不要轻易制止,如果担心孩子撕坏了书太可惜,可以给他买一些不易破坏的布书之类的,或者换一些不值钱的广告纸之类的让她玩弄,以免破坏了孩子对书的兴趣,因为孩子只有对书发生兴趣之后,才可能去关注里面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玩书是阅读兴趣的起点。我的女儿桐桐就是经历了这个阶段才真正爱上阅读的。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这类玩书行为即使在阅读习惯养成之后也可能反复出现,当妈妈的一定要宽容对待,这时可以适当引导孩子爱护书,但不要简单制止。

(二)孩子出现哗哗翻书、倒着看等怪异阅读方式怎么办?

我们成人常规的阅读往往是按部就班的,孩子却不然,由于她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差,随机注意占优势且不稳定,往往会出现一些非常态的阅读行为,比如,反复地阅读同一个页面、哗啦哗啦地快速翻书、拿着书倒着看等,很多妈妈遇到这种情况总是很担心孩子养成不好的阅读习惯,并急于纠正,结果却弄的孩子失去了阅读热情。其实这些妈妈不知道,孩子的这些行为也是其阅读兴趣的独特表达,适当地予以尊重,才更有助于维持孩子的阅读热情。

(三)孩子喜欢重复读同一本书怎么办?

可能很多妈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即孩子阅读的时候,可能会突然因为喜欢某个绘本而反复地要求妈妈陪她读,有时候甚至读了10遍以上还乐此不彼,但对于妈妈来说,这种不断“反刍”的枯燥行为却有点挑战耐心的极限,有的妈妈甚至会就此责怪孩子,其实孩子如果因此受到责怪是很冤枉的。幼小的孩子,由于记忆力和理解力还相对有限,新奇的词汇、表达方式和知识素材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在不断的强化中纳入长时记忆,成为可以随时提取的思维素材。比如,有几天女儿桐桐疯狂地喜欢上了绘本《袋熊日记》,几乎每天都会让我陪她看几遍,开始看的时候,她还傻呆呆地处于单向接受的状态,可是随着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而绘本的文字内容本身就有点简单,小家伙日渐学会了几乎所有好玩的表达方式,并能相对准确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想吃奶粉的时候,她就可能学着袋熊的样子对我说:“牛奶和麦片我都要,只要敲五分钟垃圾桶,就能吃到他们啦!”再比如,她特别喜欢那句“青草乏味又无聊”,每次遇到不喜欢的事,就会来上一句“乏味又无聊!”至今如是。

所以,当孩子重复要求我们陪读某个绘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拿出宽容的态度,甚至鼓励孩子重复,如此,绘本带来的间接经验、词汇、表达方式等才会尽快进入孩子的记忆,成为他们强大的思维素材!

(四)诵读还是编读好?

陪孩子读书,照本宣科地诵读好还是对着绘本画面给孩子说编内容好?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前者,有研究者曾对“诵读式”和“说编式”阅读的母子进行追踪性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前者的孩子在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上比后者要强若干。进一步追踪,还发现两个幼儿在看图说话,以至后来在看图写作的能力上,都明显地存在着差距。

我在给女儿桐桐诵读的过程中,对诵读之于语感的重要性也深有体会,其中最让人欣慰的就是桐桐对书面语特别有感觉,接受起来非常快,日常语言表达中书面语的比例非常大,而且用的基本准确。有很多妈妈都担心孩子太小,给他们直接念绘本语言会听不懂,可是我从桐桐11个月左右起就一直坚持诵读书面语言,却极少发现明显的理解障碍,当然偶尔桐桐也会就不懂的词句问我,每每此时我也会用尽量通俗的语言给予解答,但这种情况不多,绝大多数情况下,听我诵读的桐桐都是一脸愉悦的表情。所以,我觉得,坚持给孩子诵读,只要选对了适合孩子理解水平的素材,就不会遇到太大的理解障碍,而孩子收获的,则是一个纯粹美好的语言环境。

当然,诵读也不是绝对的,遇到孩子要求互动或者图片内容更适合说编的时候,妈妈也不妨变通一下。

(五)阅读时要不要教宝宝认字?

关于是否要早早教孩子认字,理论界的确争论不一,天才教育学派一般会用事实证明早期识字的好处,但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过早识字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我觉得这件事可以顺其自然,不因为反对的声音而可以制止孩子的识字兴趣,也不因赞成的声音强迫孩子如此,只要孩子表现出识字的意愿,就指读给她听,如果孩子不喜欢这种做法,就果断中止。当然,也有一种做法,即一开始给孩子阅读的时候就采取指读的形式,这样,孩子的阅读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对汉字也会有所认知,等到孩子56岁的时候,差不多就会自己顺着读了,对他们今后的识字有好处,早教专家区慕洁老师就曾经给过这样的建议,《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也是这样和女儿共读的。

就我个人的亲子阅读经历而言,我不曾刻意教桐桐认字,但给她阅读时经常把标题或者跟他经验特别相关的词捂直给她看,比如“爷爷”、“奶奶”等,但从不要求她一定认识这些字,因此极少考她,我认为孩子在阅读时认多少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形成了对字的敏感。

(六)早期阅读每周几次为好,需要固定时间吗?

根据国外专家的提法,如果条件可能的话,最好每天至少坚持陪孩子读至少20分钟。当然,最好还是让孩子的状态做主,孩子的状态不佳时也不要强求,以免孩子对共读产生产生消极情感体验而逆反。同理,每天的阅读中,也不必强求给孩子固定共读时间,只要孩子喜欢,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而且阅读不应该成为孩子的义务,只有让他们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才能维持对读书的好感。

分享到:
文章评论
共有0人发表过评论